第一章 唐代文学概说
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1
1、唐诗作品的总数大约有
a、三万余首
b、四万余首
c、五万余首
d、六万余首
2、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唐朝诗人的是
a、高适
b、庾信
c、陆龟蒙
d、张九龄
3、诗作《忆昔》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4、唐朝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占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井田制
5、下列画家中,不属于唐朝画家的是
a、李思训
b、米芾
c、王维
d、吴道子
6、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主张的文学家是:
a、王勃
b、陈子昂
c、杜甫
d、白居易
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文学家是:
a、杜甫
b、张籍
c、韩愈
d、白居易
8、“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
a、765年
b、756年
c、755年
d、745年
9、下列诗人中,不属于盛唐边塞诗派的诗人是:
a、王昌龄
b、高适
c、岑参
d、孟浩然
10、被戏称为“白舍人行诗图”的人是:
a、葛清
b、张碧
c、张籍
d、李涉
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2
1、为什么说“诗的唐朝产生唐朝的诗”?
第二章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1
1、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a、《长安古意》
b、《帝京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从军行》
2、初唐文学家崔融、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并称为:
a、文章四友
b、吴中四士
c、初唐四杰
d、苏门四学士
3、杜审言五律代表作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c、《长安古意》
d、《从军行》
4、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a、文章四友
b、初唐四杰
c、苏门四学士
d、吴中四士
5、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骆宾王
c、卢照邻
d、包融
6、下列诗歌中,属于陈子昂的作品是:
a、《春江花月夜》
b、《登幽州台歌》
c、《代悲白头吟》
d、《野望》
7、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刘希夷
c、王勃
d、沈佺期
8、写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句的诗人是: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9、写出“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诗句的诗人是: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10、在初唐时期,提倡“风雅兴寄”、“汉魏风骨”的诗人是:
a、王勃
b、沈佺期
c、上官仪
d、陈子昂
初唐诗歌2
1、简述初唐诗歌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1
1、著名组诗《辋川集二十首》的作者是:
a、王维
b、刘希夷
c、张若虚
d、孟浩然
2、下列诗句中,出自王维《山居秋暝》的名句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下列诗句中,属于孟浩然的诗句是: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4、下列诗人中,“终身布衣”的是:
a、王维
b、杜甫
c、高适
d、孟浩然
5、唐朝诗人中,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
a、王昌龄
b、王勃
c、王维
d、王之涣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作者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常建
7、名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自:
a、杨炯《从军行》
b、高适《别董大》
c、王维《观猎》
d、王昌龄《出塞》
8、《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
a、王维
b、孟浩然
c、储光羲
d、常建
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描写的景物是:
a、泰山
b、终南山
c、庐山
d、华山
10、下列诗人中,不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王维
b、孟浩然
c、元结
d、祖咏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2
1、王维山水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第四章 盛唐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1
1、唐代诗人中被誉为七绝圣手的是:
a、王昌龄
b、杜甫
c、杜牧
d、刘禹锡
2、下列诗句中,属于李颀边塞诗代表作的是:
a、《古从军行》
b、《出塞》
c、《芙蓉楼送辛渐》
d、《雁门太守行》
3、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作者是: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之涣
4、著名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之涣
5、下列诗歌属于王之涣作品的是:
a、《逢入京使》
b、《别董大》
c、《登鹳雀楼》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出自:
a、王昌龄《闺怨》
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杨炯《从军行》
d、杜甫《丽人行》
7、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的“玉箸”指:
a、筷子
b、眼泪
c、首饰
d、梭子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作者是:
a、高适
b、王维
c、王勃
d、岑参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作者是: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翰
10、被严羽《沧浪诗话》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的作品是:
a、王维《使至塞上》
b、王昌龄《出塞》
c、崔颢《黄鹤楼》
d、杜甫《登高》
盛唐边塞诗派2
1、试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的异同。
第五章 李白
李白1
1、李白被贺知章称道且号为“谪仙”的诗作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古风》(大车扬飞尘)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蜀道难》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a、李白《蜀道难》
b、李白《将进酒》
c、李白《行路难》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
a、屈原《离骚》
b、张衡《四愁诗》
c、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李白的:
a、《蜀道难》
b、《行路难》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将进酒》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
a、李白《望天门山》
b、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高适《燕歌行》
6、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送别的朋友是:
a、孟浩然
b、杜甫
c、王昌龄
d、高适
7、李白习惯在诗歌中把自己比作:
a、凤凰
b、大鹏
c、明月
d、高山
8、李白诗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所致敬的前代诗人是:
a、谢庄
b、谢灵运
c、谢惠连
d、谢朓
9、评价李白诗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1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出自:
a、崔颢《长干曲》
b、李白《长干行》
c、李白《子夜吴歌》
d、刘禹锡《竹枝词》
李白2
1、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杜甫
杜甫1
1、唐代诗人中,诗歌有“诗史”之称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2、杜甫诗歌的总体风格是:
a、豪放飘逸
b、雄浑沉着
c、委婉含蓄
d、沉郁顿挫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意为:
a、终当
b、应当
c、学会做
d、适逢
4、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
a、华山气象
b、泰山气象
c、嵩山气象
d、黄山气象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
a、《丽人行》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秋兴》
6、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是: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新婚别》
c、《石壕吏》
d、《登高》
7、唐代诗人中被誉为“诗圣”的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杜甫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所属诗篇是:
a、《月夜忆舍弟》
b、《宿府》
c、《旅夜书怀》
d、《登岳阳楼》
9、唐诗名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贺
c、韩愈
d、李商隐
10、杜甫诗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所属诗篇是:
a、《敬赠郑谏议十韵》
b、《阁夜》
c、《戏为六绝句》
d、《登高》
杜甫2
1、试析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1
1、白居易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属诗篇是:
a、《卖炭翁》
b、《长恨歌》
c、《琵琶行》
d、《轻肥》
2、白居易诗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属诗篇是:
a、《卖炭翁》
b、《长恨歌》
c、《琵琶行》
d、《轻肥》
3、白居易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所属诗篇是:
a、《卖炭翁》
b、《长恨歌》
c、《琵琶行》
d、《轻肥》
4、元稹诗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所属诗篇是:
a、《遣悲怀》
b、《离思》
c、《行宫》
d、《连昌宫词》
5、元稹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所属诗篇是:
a、《遣悲怀》
b、《离思》
c、《行宫》
d、《连昌宫词》
6、张籍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所属诗篇是:
a、《野老歌》
b、《田家词》
c、《节妇吟》
d、《秋思》
7、中唐时期描写宫女生活的《宫词一百首》的作者是:
a、元稹
b、白居易
c、张籍
d、王建
8、《王司马集》的作者是:
a、王维
b、王昌龄
c、王建
d、王之涣
9、《水夫谣》的作者是:
a、张籍
b、聂夷中
c、白居易
d、王建
10、下列诗人中,不属于中唐“元白诗派”的是:
a、元稹
b、白居易
c、张籍
d、贾岛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2
1、简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第八章 唐代散文与韩柳古文运动
唐代散文与韩柳古文运动1
1、《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孟郊
d、陆龟蒙
2、《祭十二郎》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
a、叔父
b、儿子
c、侄儿
d、侄孙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的:
a、《师说》
b、《张中丞传后叙》
c、《进学解》
d、《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4、《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曹植
c、韩愈
d、柳宗元
5、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唯陈言之务去”的提出者是:
a、萧颖士
b、梁肃
c、韩愈
d、柳宗元
6、《送穷文》的作者是:
a、孟郊
b、皮日休
c、柳宗元
d、韩愈
7、《三戒》的作者是:
a、韩愈
b、白居易
c、柳宗元
d、罗隐
8、下列散文不属于韩愈作品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柳子厚墓志铭》
c、《始得西山宴游记》
d、《进学解》
9、下列散文不属于柳宗元作品的是:
a、《蝜蝂传》
b、《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c、《进学解》
d、《黔之驴》
10、下列散文不属于“永州八记”的是:
a、《钴鉧潭记》
b、《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c、《黔之驴》
d、《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代散文与韩柳古文运动2
1、试述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第九章 韩孟诗派、李贺及其他同时诗人(上)
韩孟诗派、李贺和其他同时代诗人(上)1
1、唐代诗人中首开“以文为诗”风气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韩愈
2、下列诗歌属于韩愈作品的是:
a、《野老歌》
b、《山头鹿》
c、《田家词》
d、《山石》
3、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作者是:
a、韩愈
b、孟郊
c、贾岛
d、柳宗元
4、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属诗篇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江雪》
c、《渔翁》
d、《雁门太守行》
5、《老夫采玉歌》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柳宗元
c、李贺
d、李商隐
6、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属诗篇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再游玄都观》
c、《西塞山怀古》
d、《石头城》
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作者是:
a、李贺
b、李商隐
c、柳宗元
d、刘禹锡
8、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属诗篇是:
a、《江雪》
b、《再游玄都观》
c、《乌衣巷》
d、《石头城》
9、“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描写的城市是:
a、西安
b、北京
c、南京
d、杭州
10、《刘宾客集》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刘长卿
c、刘琨
d、刘义庆
韩孟诗派、李贺和其他同时代诗人(上)2
1、试析韩愈诗歌艺术的独创之处。
第十章 晚唐文学
第十章 晚唐文学
1、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作者是:
a、李贺
b、李商隐
c、杜牧
d、许浑
2、下列诗歌中属于李商隐作品的是:
a、《登乐游原》
b、《渔翁》
c、《乌衣巷》
d、《石头城》
3、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属诗篇是:
a、《无题二首》
b、《锦瑟》
c、《登乐游原》
d、《贾生》
4、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
a、杜牧
b、许浑
c、李贺
d、李商隐
5、诗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所属诗篇是:
a、《锦瑟》
b、《贾生》
c、《安定城楼》
d、《隋宫》
6、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作者是:
a、李贺
b、杜牧
c、白居易
d、李商隐
7、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所属诗篇是:
a、《金陵怀古》
b、《秋夕》
c、《长信秋词》
d、《玉阶怨》
8、《山行》的作者是:
a、李贺
b、李商隐
c、杜牧
d、许浑
9、罗隐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所属诗篇是:
a、《山中寡妇》
b、《橡媪叹》
c、《蜂》
d、《晚渡》
10、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说的诗论家是:
a、皎然
b、司空图
c、严羽
d、遍照金刚
11、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属诗篇是:
a、《安定城楼》
b、《锦瑟》
c、《登乐游原》
d、《贾生》
12、《锦瑟》的作者是:
a、杜牧
b、许浑
c、李贺
d、李商隐
13、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者是:
a、李贺
b、李商隐
c、杜牧
d、许浑
14、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所属诗篇是:
a、《登乐游原》
b、《泊秦淮》
c、《金陵怀古》
d、《西塞山怀古》
15、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作者是:
a、杜牧
b、许浑
c、李贺
d、李商隐
16、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描写的城市是:
a、杭州
b、北京
c、西安
d、南京
17、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属诗篇是:
a、《登乐游原》
b、《泊秦淮》
c、《过华清宫》
d、《山行》
18、皮日休诗句“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所属诗篇是:
a、《山中寡妇》
b、《橡媪叹》
c、《蜂》
d、《晚渡》
19、诗句“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的作者是:
a、皮日休
b、罗隐
c、聂夷中
d、杜荀鹤
20、《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a、皎然
b、司空图
c、严羽
d、遍照金刚
第十章 晚唐文学2
1、试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试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