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简明大学化学·物质结构部分入门试题及答案-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第一周 电子运动特性

1.2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首先对原子结构提出含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thomson);
    b、卢瑟福(rutherford);
    c、莫塞莱(mosely);
    d、查德威克(chadwick)

2、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原子能级概念的科学家是( )。
    a、玻尔(bohr);
    b、鲍林(pauling);
    c、海森堡(heisenberg);
    d、薛定谔(schrödinger)

3、证明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阴极射线实验;
    c、a粒子散射实验;
    d、电子衍射实验。

4、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1.3 电子运动特性的数学描述随堂测验

1、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的形状;
    b、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c、图形表示py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d、图形表示px原子轨道的形状。

2、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

3、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

第一周测验

1、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原子能级概念的科学家是( )。
    a、玻尔(bohr);
    b、鲍林(pauling);
    c、海森堡(heisenberg);
    d、薛定谔(schrödinger)。

2、证明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阴极射线实验;
    c、a粒子散射实验;
    d、电子衍射实验。

3、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的形状;
    b、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c、图形表示py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d、图形表示px原子轨道的形状。

4、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
    b、
    c、
    d、

5、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
    b、
    c、
    d、

6、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a、
    b、
    c、
    d、

7、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

8、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或单个电子千百万次运动的表现,被称为物质波。( )

9、电子的波动性反映了电子运动不像经典力学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确定的轨道,而是具有概率分布规律。( )

10、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

11、波函数y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½y½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

12、s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

第二周 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律

2.2. 鲍林能级图随堂测验

1、同一主层各亚层能级随角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2、第三能级组包括3s,3p 和3d 共3个亚层。

3、根据n 0.7l 经验规则,4d 亚层的能级大于5s。

4、对多电子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e(ns)
5、鲍林(pauling)能级图表明了原子能级随原子序数而发生的变化。

2.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堂测验

1、将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为1s22s12p3违背了()
    a、能量最低原理
    b、包利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
    d、未违背

2、元素ag的价层电子构型是( )
    a、4d105s1
    b、3d104s1
    c、4d95s2
    d、3d94s2

3、多电子原子的能量e由( )决定。
    a、n
    b、n和l
    c、n,l,m
    d、l

2.4. 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随堂测验

1、价电子为ns2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

2、原子核外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s2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系第五周期有50种元素

2.5. 有效核电荷与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随堂测验

1、下 列 原 子 半 径 大 小 顺 序 中 正 确 的 是( )
    a、be < na < mg
    b、be < mg < na
    c、mg < na < be
    d、na < be < mg

2、下列各对元素中性质最相似的是( )
    a、ti和zr
    b、ru和rh
    c、ag和au
    d、nd和ta

3、下列原子中哪个的半径最大( )
    a、na
    b、al
    c、cl
    d、k

4、n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f原子多两个,因此有效核电荷数na明显比f高。

5、有效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数目以及电子所处的轨道有关。

6、li、be、b、c、n、o、f、ne随原子序数增大,有效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2.6.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与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随堂测验

1、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na
    b、mg
    c、al
    d、si

2、下列元素哪个第一电离能最低( )。
    a、ba
    b、cu
    c、n
    d、br

3、下面关于第一电离能说法错误的是( )。
    a、具稳定电子层构型的原子具有更大的第一电离能
    b、有效核电荷数增大利于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增大
    c、同族元素原子,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影响电第一离能的最主要因素
    d、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

4、下 列 各 元 素 原 子 排 列 中, 其 电 负 性 减 小 顺 序 正 确 的 是( )。
    a、k > na > li
    b、o > cl > h
    c、as > p > h
    d、cr > as> bi

5、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哪个?( )
    a、na
    b、si
    c、ga
    d、la

6、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相差最大的是( )
    a、h和rn
    b、f和cs
    c、h 和cs
    d、f和rn

7、元素o、f、s、 i 中,第一电子亲和能绝对值最大的是f。

8、

9、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表示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第二周测验

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mg > b > si
    b、mg > si > b
    c、si > mg > br
    d、b > mg > si

2、下列哪对元素性质最相似。( )
    a、mn和tc
    b、sc和y
    c、zr和hf
    d、ru和rh

3、下列各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按递增的顺序正确的是( )
    a、na mg al
    b、b c n
    c、si p as
    d、he ne ar

4、
    a、i1 < i2 < i3 < i4
    b、i1 > i2 > i3 > i4
    c、i1 < i2 << i3 < i4
    d、i1 > i2 >> i3 < i4

5、li、be、b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不是很大, 但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原子估计是( )。
    a、li
    b、be
    c、b
    d、无法判断

6、下列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
    a、be > b > mg
    b、be < b < mg
    c、b > be > mg
    d、b < be < mg

7、n 值越大的轨道能级就越高。

8、同一主层各亚层能级随角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9、第三能级组包括3s,3p 和3d 共3个亚层。

10、根据n 0.7l 经验规则,4d 亚层的能级大于5s。

11、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对核外某一电子的吸引力由于其余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作用而被减弱,犹如减少了核电荷数,减少后的核电荷数称为有效核电荷数。

12、由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是按概率分布的,电子云没有确定的界面,所以原子半径并不能表示原子的真实大小。

13、f区元素原子主要在(n-2)f亚层中电子数目不同,外层及次外层则相差不多,所以同一周期的f区元素之间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

14、在已知的元素中,电离能最大的是氦,最小的是钫。

15、电负性越大的元素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因此电子亲和能的绝对值就越大。

第三周 离子键、金属键与晶体结构

3.2.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随堂测验

1、下列关于晶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中最小的单位是晶格
    d、晶体能产生清晰的x射线衍射图

2、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3、如果两个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则它们之间一定可以形成离子键。

4、离子晶体中化学键全部为离子键,没有其他化学键成分。

3.3. 离子极化随堂测验

1、正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大,正离子极化力越强。

2、负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3、氟化银易溶于水而碘化银难溶于水,其原因是离子极化作用。

3.4. 金属的自由电子气理论与金属晶体随堂测验

1、由于金属晶体具有紧密堆积结构,所以一般密度比较大。

2、按照能带理论,金属镁外层电子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其只有满带,没有导带,不能导电。

3、金属自由电子气理论能解释金属的传热性。

第三周测验

1、下列关于晶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中最小的单位是晶格
    d、晶体能产生清晰的x射线衍射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极化作用在绝大多数离子晶体中普遍存在
    b、离子极化作用使离子晶体熔沸点升高
    c、离子极化作用使离子晶体过渡到分子晶体
    d、离子极化作用使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金属晶体
    b、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
    c、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d、离子晶体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无关,只和电荷有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采取密堆积的形式进行排列,因此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金属晶体具有特殊的光泽,是因为光照使自由电子在能带中发生跃迁
    c、金属晶体属于导体,因此其导电能力在任何条件都一定强于半导体
    d、金属晶体能传热,是因为金属原子之间发生碰撞引起能量传递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占据的是金属离子和金属原子
    b、离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占据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c、离子键和金属键都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离子键和金属键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6、离子晶体中化学键全部为离子键,没有其他化学键成分。

7、通常认为,当离子键的成分占到化学键成分的50%以上时,形成的晶体即为离子晶体。

8、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9、如果两个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则它们之间一定可以形成离子键。

10、离子极化会导致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11、正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大,正离子极化力越强。

12、由于金属晶体具有紧密堆积结构,所以一般密度比较大。

13、按照能带理论,金属镁外层电子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其只有满带,没有导带,不能导电。

14、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弱于导体,并且温度升高,其导电能力和金属一样会减弱。

15、半导体导电的原理是空穴导电而非导带中电子的定向移动。

16、正负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因此两者之间距离越近,体系能量越低,越稳定。

第四周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4.1. 共价键的基础随堂测验

1、已知hf、hcl、hbr、hi的键长依次分别为92pm、127pm、141pm、161pm。预计它们的键能将()。
    a、依次增大;
    b、依次减小;
    c、hf>hcl>hi>hbr;
    d、hf
2、下列各组原子轨道的组合中,按给定方向能有效地组成s键的是 ( )。
    a、s-pz
    b、s-py
    c、px-px;
    d、pz-dyz

3、1个c=c双键的键能等于2个c-c单键键能之和。

4.2. 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随堂测验

1、在co2分子中含有 ( )。
    a、
    b、
    c、
    d、

2、sn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3、凡是配位数为4的分子,其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4.3. 原子晶体与混合晶体随堂测验

1、sio2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o2小分子。

2、co2和sio2都是分子晶体。

4.4. 分子轨道理论随堂测验

1、分子轨道理论假设原子所有的电子都会参与到分子的成键之中

2、分子轨道可以解释分子的稳定性

3、成键分子轨道的能量大于同时形成的反键的能量

4、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 原子轨道函数相叠加得到反键分子轨道

4.6. 共价键和分子的极性随堂测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色散力仅存于非极性分子间
    b、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c、诱导力仅存于非极性和极性分子间
    d、取向力仅存于极性分子间

2、物质极性越强,则水中溶解度越大

3、极性键构成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4.7.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随堂测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色散力仅存于非极性分子间
    b、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c、诱导力仅存于非极性和极性分子间
    d、取向力仅存于极性分子间

2、根据分子结构判断下列化合物中有分子间氢键存在
    a、hbr
    b、c2h5oh
    c、c2h5oc2h5
    d、都不存在

3、cucl2、sio2、nh3、ph3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cucl2、sio2、nh3、ph3
    b、sio2、cucl2、nh3、ph3
    c、sio2、cucl2、ph3 、nh3
    d、cucl2、sio2、ph3 、nh3

4、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必定都是非极性分子。

4.8. 分子晶体随堂测验

1、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必定都是非极性分子。

第四周测验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c2h2分子中,c与c之间有一个s键和两个p键,性质活泼;在n2分子中,n与n之间也有一个s键和两个p键,故n2分子也活泼;
    b、be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2s2,激发一个电子到2p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be2分子。
    c、c原子和o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2s22p2和2s22p4,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co分子中存在一个s键和一个p键;
    d、he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因此两个he原子不能形成he2分子。

2、在co2分子中含有 ( )。
    a、
    b、
    c、
    d、

3、abm分子中有p-p p键存在,则原子a必定不能采取下列杂化方式中的( )。
    a、sp3
    b、sp2
    c、sp
    d、不等性sp2

4、
    a、sp3,四面体
    b、sp3 平面正方形
    c、dsp2 平面正方形
    d、不等性sp2 三角锥形

5、所有分子的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而离子键没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6、某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7、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sp2杂化轨道所含的s、p成分均相同。

8、pcl5(g)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p原子以sp3d杂化轨道与cl成键。

9、ncl3和po4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sp3杂化。()

10、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证明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阴极射线实验;
    c、a粒子散射实验;
    d、电子衍射实验。

2、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的形状;
    b、图形表示py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c、图形表示py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d、图形表示px原子轨道的形状。

3、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
    b、
    c、
    d、

4、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
    b、
    c、
    d、

5、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
    b、
    c、
    d、

6、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0,它在周期表中位于( )。
    a、p区
    b、d区
    c、ds区
    d、f区

7、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
    d、测不准原理

8、基态v的价电子构型是( )。
    a、
    b、
    c、
    d、

9、下列哪个元素离子半径最小( )。
    a、
    b、
    c、
    d、

10、在下列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
    a、be
    b、b
    c、c
    d、n

11、下列四种电子构型的原子,其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各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
    a、s < n < o < f
    b、s < o < n< f
    c、si < na < mg < al
    d、br < h < zn

13、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原子应该具有的电子构型是( )。
    a、
    b、
    c、
    d、

14、下列各组原子轨道的组合中,按给定方向能有效地组成s键的是
    a、s-pz沿x轴方向;
    b、s-py沿y轴方向;
    c、py-dxy沿x轴方向;
    d、pz-dyz沿y轴方向。

15、在co2分子中含有( )
    a、sp3-p s键;
    b、sp2-p s键;
    c、sp-p s键;
    d、s-p s键;

16、下列物质中中心离子采取dsp2杂化的是( )
    a、co2
    b、
    c、
    d、pcl3

17、下列关于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
    b、价层电子对中以孤对电子间的斥力最大;
    c、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等于配位原子数时,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
    d、价层电子对数等于中心原子的电子数与配位原子价电子数总和的一半。

18、ncl3分子的几何构型是三角锥形,这是由于n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a、sp
    b、不等性sp3
    c、sp2
    d、dsp2

19、按照价键理论,hcl分子中共价键是由( )。
    a、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px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b、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个p轨道重叠而成;
    c、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s轨道重叠而成;
    d、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2px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20、已知298.15k、100kpa时,ch4的总离解能(原子化能)为1661.8kj·mol-1。则c-h的键能为()。
    a、1661.8kj·mol-1;
    b、4×1661.8kj·mol-1;
    c、(1/4)×1661.8kj·mol-1;
    d、(1/2)×1661.8kj·mol-1;

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化轨道普遍存在于由共价键和配位键形成的分子或离子中;
    b、h2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
    c、o2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
    d、p4分子是由sp3杂化轨道成键而形成的。

22、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子中,键角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becl2>bf3>ch4>nh3;
    b、ch4>nh3=bf3>becl2;
    c、becl2>bf3=nh3>ch4;
    d、nh3>ch4>becl2>bf3。

23、abm分子中有p-p p键存在,则原子a必定不能采取下列杂化方式中的()。
    a、sp3
    b、sp2
    c、sp
    d、不等性sp2

2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a、becl2;
    b、xef2;
    c、beh2;
    d、h2se。

25、n为abm分子(或离子)中a的价电子的主量子数时,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1,可形成sp杂化轨道;
    b、n=2,可形成sp3d2杂化轨道;
    c、n=2,只能形成sp杂化轨道;
    d、n=3,可形成sp、sp2、sp3、sp3d等杂化轨道。

26、下列分子中不呈直线形的是()
    a、hgcl2
    b、co2;
    c、h2o;
    d、cs2。

27、下列分子按键角大小排列,其顺序正确的是()
    a、h2o>nh3>ph3>ash3
    b、ash3>ph3>nh3>h2o
    c、nh3>h2o>ph3>ash3
    d、nh3>ph3>h2o>ash3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金属晶体
    b、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
    c、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d、离子晶体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无关,只和电荷有关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占据的是金属离子和金属原子
    b、离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占据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c、离子键和金属键都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离子键和金属键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30、下列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真实分子组成的是( )
    a、co2
    b、nacl
    c、cscl
    d、kcl

31、下列分子中,正负离子间极化程度最大的是( )
    a、kcl
    b、agcl
    c、agbr
    d、agi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晶体采取密堆积的形式进行排列,因此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金属晶体具有特殊的光泽,是因为光照使自由电子在能带中发生跃迁
    c、金属晶体属于导体,因此其导电能力在任何条件都一定强于半导体
    d、金属晶体能传热,是因为金属原子之间发生碰撞引起能量传递

33、下列各组离子中,离子的极化力最强的是 ( )
    a、
    b、
    c、
    d、

34、下列有关离子变形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外层 8 电子构型的离子的变形性小于其他电子构型的离子
    b、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负离子中,所带电荷越多变形性越小
    c、同种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变形性大
    d、离子半径大,则变形性大(其他条件相同)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金属晶体
    b、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
    c、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d、离子晶体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半径大小无关,只和电荷有关

36、金属晶格的密堆积结构有哪些基本构型
    a、体心立方密堆积
    b、六方密堆积
    c、面心立方密堆积
    d、无法判断

37、下列关于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电子将金属原子和离子胶黏在一起,形成的少电子多中心键
    b、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是一种改性的共价键
    d、是一种改性的离子键

38、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39、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40、以电子概率密度表示的空间图象即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即为电子云。

41、波函数y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½y½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42、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43、n 值越大的轨道能级就越高。( )

44、同一主层各亚层能级随角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

45、第四能级组包括4s,4p,4d 和4f 共4个亚层。( )

46、21号元素sc属于第一副族的元素。( )

47、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在同一周期中是最大的,是因为同一周期中稀气体原子具有最多的核外电子。

48、同一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减小。

49、类氢离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其电离能与氢原子的电离能相同。

50、

51、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故其电子亲和能的绝对值最大。

52、越难失去电子的元素,其得到电子的能力就越强

53、同周期元素,总是0族元素的电离能最大

54、sn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55、sio2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o2小分子

56、pcl5(g)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p原子以sp3d杂化轨道与cl成键。

57、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58、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的结果。

59、of2是直线形分子。

60、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弱于导体,并且温度升高,其导电能力和金属一样会减弱。

61、通常认为,当离子键的成分占到化学键成分的50%以上时,形成的晶体即为离子晶体。

62、离子极化会导致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63、下列四种晶体的晶格能大小顺序为mgo>cao>nacl>kcl。

64、由于金属晶体具有紧密堆积结构,所以一般密度比较大。

65、在hf分子中,氟与氢的电负性差值为1.78,大于1.7,则有离子键形成。

66、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静电作用在整个晶体分布均匀,因此在外力作用下,金属一部分发生位移时,没有破坏这种作用力。

67、离子极化会导致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68、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弱于导体,但温度升高,其导电能力增强。

69、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由于固体热运动使电阻增大。

网站地图